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的书单是这样的
在电脑中,我的书单是这样的。最近给同事复制了一份我自己的书单,意外的发现竟然有4.7G,270个文件。今天我把每个文件夹都查看了一遍,自己阅读过的书有70本左右,大部分是深度阅读。浅阅读大多在网站、应用以及微信公众号中。浅阅读之中,有20%左右的内容是深度阅读的。深度阅读的内容,大多围绕社交、社区的产品、运营、营销等方面。
高大上的书单
书单中最先有的类目是传播学。那年我还在大学,还是校园网运营的时候,因为师兄师姐中有考传播学研究生的,刚好这部分知识和我的校园网工作有关联,就翘课跑去学校的图书馆,把相关的书都读了。后来书单扩展到广告学、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
毕业工作后,新增的书单以实用为主,比如交互方面、数据分析方面、市场营销方面,也有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工作越久、阅读增加,但是越觉得自己无知。毕业后,每个月都会买一本书来深度阅读,阅读过程中有思考,也会有记录。记录的方式主要为摘录和总结,放在纸片上、记在印象笔记中。现在,自己比较常用的办法是思维导图。
一定时间内,书单会有增加,其中的书也会增加。最近新增的类目是与记忆相关的,原因是看过近期的《最强大脑》后,发现记忆其实是可以训练的。于是,就查找翻看了响应的知识,找到了与其相关的书籍来深度阅读。
阅读方式是怎样的?
前面提到了深度阅读和浅阅读,对于我来说,围绕核心领域的——社交相关——都是值得深度阅读的。一些常见的分析和理论,与自己现有知识体系重合度较高的,会采用浅阅读。仔细阅读目录,或者文章小标题之后,挑选最感兴趣的章节来阅读。
深度阅读,会具体分析章节、结构,文章内具体的逻辑,并且也需要和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比对。深度阅读不仅仅代表与自己关注的核心领域切合度高,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供给自己另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何挑选书籍?
这方面,有几种可能。
前面提到的自己关心的核心领域的书籍,大多我都会去看,但不会是类似国内理论性质的那种。国内作者的书籍我很少看,较多看国内的翻译版或者直接看英文版。
文章以及书籍中提到的引用书籍或者推荐的书籍,有一些我会找到电子版;如果没有的话,会从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评论,看作者的观点和书中的目录章节;又或者,去书店翻看50页以上,再决定要不要入手。
修正并积累
修正什么呢?当然是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积累相关的经验。这些是需要自己在工作中实际的项目中,才能得到修正和补充的。
如果有可能自己也会写一些小的总结,当然也会有长一些的总结。每次总结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之间没有考虑到和注意到的地方。
还有一种方法,通过和朋友交流,也能修正和填补现有的知识体系。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最后,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的书单在哪里?
你的知识体系是围绕哪个领域建立的?
你的建立方法是怎样的?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