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用户的3个“不要”
不要让我等、不要让我想、不要让我烦
现在的用户都是傲娇的,谁得罪他们谁就会失败,当然我们自己也是用户,我们也是傲娇的,现在来说说自己对这3个不要的理解。
不要让我等,核心就是速度,操作流程的便捷性
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网站和视频
1)网站:页面加载的速度,能提高访问的流量,页面的到达率,从而实现页面的转化率
2)视频:用户在线看视频加载速度够快,那用户会越来越多,因为这个解决了用户看视频的最大痛点——就是我能流畅的观看。
但是上面那2个产品目前都存在1个问题,网站如果在交互方面做的很酷炫那必然会影响到加载速度,而视频网站需要盈利,所以必然会有各种前贴广告,甚至在播放中间插播广告(如优酷现在的广告简直丧心病狂,前贴广告长达2分钟,中间暂停广告长达1分钟,这种体验会好吗?)所以这又涉及到了这个永久矛盾的问题:用户体验和产品盈利,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再讨论,这里暂且不说。
但是无论怎么样,让用户等待就会造成流量损失,流失变高,口碑变差
不要让我想,核心就是我想偷懒,不想付出太多成本去用你的产品
这里说的产品当然不是工具类产品如PS,Axure等专业产品。
人的本性是偷懒,不然不会有洗衣机,计算器等发明。所以在产品的操作流程上如注册流程,登录流程和支付流程等,这些一定要便捷要有逻辑和连贯性,用户不需要思考就能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除了流程方面,在UI界面上每一个功能用户看了一眼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使用了这个功能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在这里举1个例子:掌阅:这是一款阅读类的APP,支持任意的文本格式,在阅读界面上点设置后在界面上会出现一个“月亮”的标志,我点一下后界面主题变成了夜间主题(对于我来说,看到月亮就想到夜晚,所以自然而然知道这个“月亮”代表着什么功能,还有一些APP做拟物设计,比如一个根绳子,往下拉即切换到夜间主题,这是模仿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操作,对于用户来说,对这些功能的认知几乎是零成本)
不用让我烦,核心就是产品不要给我带来任何的不适感。
在用户使用一款产品的时候,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用户对同一个功能操作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比如在网络不好情况下,可能就会出现404页面,但是用户并不了解这个是什么,所以在404页面我们进行一些友好,调皮的文案去提示用户会不会减少那种焦虑感?404页面默认文案是:NOT found+一大堆英文,但是我们可以换成这样的:亲,攻城狮被妖怪抓走了。这样会不会让用户感受更好一点呢。
再比如用户点击产品某处功能,而产品又不能给用户任何反馈,那用户会发狂的。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在等电梯时候,如果我们按了按钮却发现按钮灯没有亮,那我们会怎么样?继续不停的按还是转头去爬楼梯?
最后一个就是产品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各种BUG,在2015年3月足记火遍社交网络,但是服务器跟不上,产品经常性崩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跃和留存以及口碑。
不要让我烦,要实现这个其实真的很复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有结合用户使用场景去分析去发现问题去了解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本文为作者@tracy1kidd 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