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路径分析:Better than Better
推荐语:在产品运营中,从起点到终点的多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会产生用户流失,依次递减,而且每一步都会有个转化率。通过这些数据的反馈,不仅对运营的规划有指导作用,对产品的优化和迭代也有重要意义。
在产品运营中,从起点到终点的多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会产生用户流失,依次递减,而且每一步都会有个转化率。通过这些数据的反馈,不仅对运营的规划有指导作用,对产品的优化和迭代也有重要意义。今天下午碰巧总结了一下招聘行业的C端用户路径,就顺便拿来做案例啦,欢迎吐槽交流~
渠道运营:产品这么好,用户咋知道你嘞?,
用户从哪来?想想就头大。而且不同用户类别对应的转化率往往有较大差异,比如不同的进入渠道,注册来源,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性别,年龄等等……
用户是直接输入网址,还是从收藏夹里点开,或者找度娘;从其它网站导流;应用市场;BBS;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还是从市场推广时的链接进入……
总之不管在哪个渠道,一定要有独立的标识来统计数据,进而筛选效率最高的渠道来协助其它部门。
用户入口:All roads lead to Rome
App,Web,Wap,哪怕仅仅一个公众号,都可以达成一个产品的目的,就看团队怎么做了。这几个月在各种创业群里经常有人问App外包怎么弄,总感觉没个Ap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出来创业的。其实做任何事,把目的搞清楚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先不谈做App涉及的维护及推广成本那些事,一个App能实现的功能如果在网站上就能实现,何必纠结外包呢?拉勾网B轮了还没出App,做的不也挺好么。
总之,只要用户在用产品,并且产品能给用户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入口其实也就是个入口罢了,只不过不同的入口对应的模式不同。
注册:让我跟你说拜拜~
Amazon当年研究注册流程的时候,很多技术牛想当然的认为用户会愿意完成繁琐的注册的流程,从而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结果上线后的数据跟预期完全相反。后来推出了游客模式,不用注册也可以买书,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记得06年注册qq号用了一个多小时,现在想都不敢想啊,哈哈。
现在各种产品的注册流程也越来越简化,邮箱,手机,社交账号合作,模式很多。不过别忘了基本的产品需求哦,要不注册就失去意义了。
完善简历:跟上大数据时代
简历的意义就不强调了,关键是如何让用户完成这个繁琐的流程。
像智联啊,拉勾这样的是会给用户模板来引导用户完善的。不过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太强的领域,比如兼职~简历信息的呈现就要化繁为简了,多了会烦,少了还不行。难点就在于规则的制定,如何让用户舒服的结束流程。
利益驱动和兴趣驱动,暂时知道这两个……
筛选信息:Less is more
完全没有黑前程无忧的意思哈,就是举个栗子~眼前突然呈现这么多信息,脑袋太笨,实在吃不消。
让用户简单明了的找到自己的需求很重要。
投递:真的点一下就OK了吗?
相比智联,还是拉勾更懂我找不到工作的焦虑……
等待:期待下一次相遇。
如果没有反馈,或者是简单的提示之后,用户是去是留,就看PM的了。
签到,兴趣推荐,分享,收藏,活动运营,都是招,哈哈。
沟通/面试/入职:不可抗力?
这个要看平台性质,以及市场部门的审核了。
B端需求和C端需求的平衡是一场博弈。
#专栏作家#
杨柳,微信公众号:杨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初入互联网的产品汪,到处乱窜的风一样的男子~。喜欢做用户研究、产品运营、产品推广、数据分析。自由职业者,帮各路好汉忙各种创业项目,欢迎勾搭~
转载请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带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