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密:社会资本——Airbnb和Uber背后的秘密
530亿美元的估值Uber和Airbnb五年蹿升之旅
三十岁的时候,我一个人生活在纽约,那时候我有个愿望:多年后回到这里,与我的丈夫一起推着可爱的宝宝车在中央公园散步。就在几周前,我梦想了十多年的旅行实现了:我们没有住在酒店,没有搭乘黄皮出租车,而是用Airbnb预定了上东区的公寓,搭乘Uber去了机场。
而正是这次融入Airbnb和Uber的旅行,让我切身感受到社会资本的力量。是怎样的魔力让Airbnb和Uber在短短五年多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如此活跃的生态系统,强大的影响力及13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的估值?面对着来自传统酒店及出租车行业的质疑和抗议,他们如何成功突围成为那股颠覆性的力量?
社会资本=你+身边人分享经济的估值源泉
在这个日益透明化,连接化,参与者权利自主化的全新社交时代,社交媒体加速了各个利益相关者(比如员工,顾客,商业伙伴)之间社会资本的形成。概括的说共有以下社会资本类型:
粘结型资本(Bonding Capital):强联结关系,是指较为紧密联系的同质人群,如家庭成员,老朋友之间的连结,它能够促进成员间的承诺与互惠并强化连结。
桥接型资本(Bridging Capital):弱联结关系,是关系较为疏远但彼此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群所形成的连结,如同事或社会团体。它是一种水平的连结,有助于外部资源及相对疏远的人群间的连结。
链接型社会资本(Linking Social Capital) :不同社会层级的个人或团体间的连结关系,它跨越不同人群,将处于水平和垂直关系的人群相互连结。正是链接型社会资本,创造了价值的无限空间。
社交分享型企业就这样超越星巴克和LinkedIn
这幅图展示了一个企业达到100亿估值所需要的时间。越靠近金字塔顶层的企业,越容易获得实现社交价值的驱动力,其创新速度越快,价值增长速度就越快。
社交使命型企业
比如星巴克,全时便利店等,能够获得实现社交价值的第一要素:支持度。
这类“社交使命型“企业通过与顾客、员工等建立情感关系,吸引他们把个人价值同品牌联系起来,并形成正面发展的生态系统。它们会根据市场和用户而改变,开创“蓝海”,实现初步创新价值。
社交市场型企业
比如LinkedIn和Zillow,能够获得社交价值的两大因素:支持度和互联。
用户之间通过这样信息透明化、具有一定权威性和互动性的平台实现互联。这些企业在开拓市场初期就打下坚实的用户基础,而正是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平台为它们提供了无处不在的创新力量。
社交使命型企业
比如Airbnb和Uber,往往具有社交使命和社交市场平台,它们能够获得社交价值三大因素:支持度,互联和协作。
它们创造了一种基于科技的社交分享平台,并通过完善信息透明度和建立用户双重责任来实现相互信任。这样,用户间就形成了弱连结型关系,进而引导用户分享,产生连结型社会资本。
Uber们的七种武器传统产业劲敌来袭
在过去2500万次预定中,Airbnb通过提供一种搜寻和预定特色住宿的有趣方式,创造了极具吸引力的住宿选择,用户可以在190个国家、34000座城市、640000用户提供的975000个房源中进行选择。同样的,Uber目前已在全球50个国家的230座城市开展了业务。这些极速扩张的“社交分享型”企业从供给和需求上直接冲击着传统的酒店和出租车行业,侵蚀着这些传统产业的壁垒。
它们有强大的成本优势:如今,越来越多的顾客厌倦了酒店的千篇一律的酒店和低效冷淡的出租车服务 ,庞大的固定成本在过去为传统商家带来流程和规模优势,但现在却变成了严峻的挑战。
而Airbnb和Uber这样的社交分享型企业,他们具备强大的成本优势和创造无限供给的潜力,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他们帮助用户从闲置的私人财产中获得收入,比如财产管理或者私家车雇佣服务等。
它们有高额的转换成本:Airbnb和Uber给用户提供了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选择,与顾客建立情感层面一对一的关系,大大增加了顾客的程序和感情成本。
它们有巨大的无形资产:通过将产品和产品分配自主化,Airbnb和Uber逐渐用社会资本来取代基于制度的信任;通过将社交网络评价体系资本化和基于双重评价系统的信任度,它们的产品供给和需求相联系。
它们在辐射网络效应:传统酒店和出租车公司往往会为了维持较高的价格而控制资源,而Airbnb和Uber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新房东、司机和旅行者加入它们的平台,以用户为基础打造互联网络和社交价值,形成网络效应。
大势所趋,分享型经济将转变我们旅行,生活,工作及消费的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文字等内容的自由及大众化发展已经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媒体相关领域,新兴的商品和服务自主化将给更多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要深入理解这种加速进行的变革,让我们从社会资本开始吧。
原文:Social Capital: The Secret BehindAirbnb and Uber by Barbara Gray
文章来源:叶总会微信账号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