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用户体验的评估分析
正如其名称所示,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的心理感受,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个体差异,想要精确地评估用户体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
1. 缺乏关于用户体验的标准
1) 关于用户体验的定义,目前始终飘浮在理论层面,缺乏明确的评估标准。
2) 不同产品对用户体验构成因素的侧重点也不同。
2.缺乏有效地评估方法
1) 实验存在不确定因素,用户存在个体差异。
2) 大样本量的评估测试成本较高。
因此,为了能够精确评估用户体验, 评估标准的创建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所有评估标准均可量化,能够提供详细的评估数据。
2) 评估标准是可以被实实在在测量和观察的,并且可再现。
3) 评估标准可以按照周期进行复查,验证特定期限内的改善情况。
4) 评估标准应当具备较好的结构效度。
目前对评估标准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关注内容的评估标准和关注用户的评估标准。
关注内容的指标体系
如Nielsen提出的4个新的可用性参数,即导航、响应时间、可信度(Credibility)和内容。此外,Agarwal和Venkatesh提出针对网站可用性评价的微软可用性准则(Microsoft Usability Guidelines,MUG),其指标体系中包含5个维度:易用性、针对中等用户(Made for the Medium)、情感、内容和促动性(Promotion)。
受此影响,很多研究者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如Turner将可用性分为导航、网页设计、内容、可存取性、多媒体使用、互动性和一致性。部分学者还通过各种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各项网站可用性指标的重要性。如Monideepa Tarafdar等人分析了现有网站可用性设计的指标对于网站的影响,发现网站设计方面的因素,如信息内容、导航系统的易用性、下载速度、网站可访问性等与可用性正相关,网站安全性和定制化程度则与可用性无关。
关注用户的指标体系
就研究思想而言,这部分研究者更多从用户行为分析的角度考察网站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一些学者从理论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如Venkatesh等人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引入可用性研究领域,认为任务的重要性和系统的用户友好性决定了用户接受技术的程度。此外,易用性、用户友好性和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也被证明对站点可用性具有决定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将可用性指标研究划分为所谓关注内容和关注用户的两种取向,并不代表前者就不关注用户,后者也不关注内容,而是就这两类研究思想的出发点不同而言的。从具体指标的构成上看,两类研究的区别实际上并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需要根据所评价的具体产品的特征,概括出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评估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各项具体指标来达到评估系统整体的目的。
来源:http://www.ued163.com/?p=1797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