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与初创企业的现实
关于技术泡沫的讨论已经够多的了。有人说有泡沫,有人说没泡沫;有人说A轮崩溃,有人说A轮没崩溃;有人说独角兽太多,有人说不多;有人增长期融资太多,有人说还不够。观察角度不同观点就不一样。近日Pitchbook发布的美国VC估值与趋势报告又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以下就是原科技博客创始人Om Malik的观察与思考。
从Pitchbook的报告中可以看出什么呢?
- 2014年交易量与2012年、2013年持平
- 但是融资额大幅攀升,所以导致初创企业估值水涨船高
- B、C、D轮融资估值中位数均出现实质性的提高
- 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进入晚期阶段融资已不是新闻,Snapchat、Pinterest是其中的两大赢家
- 对估值的迟钝导致典型晚期阶段基金进入了更早期阶段,从而导致早期阶段估值压力上升
- 2014年发展期融资增加了很多,IPO变少,这解释了为什么更多更大的公开市场机构要直通风险更高的高增长初创企业世界
- 如Bill Gurley所述,该系统存在很多风险
房租、工资、业务成本都在上涨— 这些就是当今初创企业的现实,尤其在湾区2007年时,共同基金曾经对Slide之类的公司进行投资,最后血本无归。然后2008年因为苹果应用商店、 Facebook平台以及Twitter相继登台令创业的生命周期重启,Brooklyn Bridge Ventures的Charlie O’Donnell最近的《未来僵尸启示录》对此进行了很好的概括。不过Spark Capital的Bijan Sabet指出的一点是Charlie没考虑到的:
我最担心的是那些完不成下一轮融资的初创企业,因为他们没坐在火箭上。有些公司需要时间和耐心。我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并未给予这些初创企业足够的估值和赏识。忽视他们会是一个错误,这将是整个行业的损失。
Bijan谈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社会的数字化以及连接性的渗透正慢慢变成现实。这意味着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从长期看这才是重要的东西。
最后,分享一下《Smiley’s People》里面George Smiley的睿智:
在我那时候,Peter Guillam,我见过白厅裙子流行然后又衰落。我听过所有那些什么都别做然后等着大丰收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见过有人上蹿下跳然后称之为进步。我见过好人碰壁,白痴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节奏升职。但最后剩下的只有我和30多年无法选择的冷战。
原文来自:36KR
此文编译自:OM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