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文章内链要有这三种设计,阅读体验分分钟提升
De Correspondent是一个荷兰的新闻内容平台,大约有31000付费订阅用户,定价每年60欧元。原文发表于Medium,讲述了为提高网站上链接的用户体验,他们所做的尝试,略有删减。
互联网上每一个元素都在试图分散你的注意力,源源不断的链接总引诱你走向下一个网页或者下一件商品。链接,是网络世界的骨架,也是人们在进行长篇阅 读时打断他们的罪魁祸首。它们总是暗示一些有价值的方向,同时也强迫我们做出选择:点还是不点?很少有人想过如何提高链接的用户体验,我们接受这个挑战, 在自己的平台上尝试了三件事。
链接本来是好东西。他们把相关的内容、主题和观点串起来,你只需一点就通向无止境的知识或者无厘头的信息海洋。对读者而言它的硬伤在于,有些时候很难简单地从链接周围的信息中判断其是否靠谱并值得信任。对于我们这种想要为读者提供优质长篇阅读的网站,问题就更大了。
有了链接,读者就更有理由离开。比如你在第一段放了一个链接,仿佛就在说:其实这段文字剩下的内容都可以先放一放,先点这里看看吧,它包含你想要的信息。通常的情况是,读者就此一去不复返了。此链到彼链,大家早已忘记是从哪里出发。
同时,阅读是一种被动的体验,而点链接是主动行为。一点,立马就会有反应,好像给人一种完成了什么事的感觉。点个链接又快又省力,读完全文却要耗费 不知多少倍的精力。你总是会看到大家的浏览器里打开了一长串网页,如果每个人把其中每一个都认真读完,估计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而我们的网站,在文章中不提供任何传统网页中的内链。首先保证读者阅读的完整性,让他们先从头到尾把文章读一遍。通常作者是有自己的行文逻辑的,或许是围绕一个主题、调查最终指向一个结论。如果我们在文章结束之前就向读者介绍过多其他的话题,就会影响文章本身的信息传递。
所以在 De Correspondent,编辑不允许作者在文章内部加传统形式的链接。但是我们有几个其他的替代品:信息卡片、边栏注释和重点链接。
1. 信息卡片
首先,我们希望填补读者缺失的那部分信息。如果你对文章讨论的人、公司或者话题不够了解,那文章可能读起来就像天书一样。你最可能停止阅读的原因就 是,你想要搜索一下某个信息,才能了解文中作者说的某个点为什么重要。因此,为了确保大多数人能读懂文章,作者需要加一些基本信息;而对于那些有足够知识 储备的读者,这些信息就有些多余。
信息卡片的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有当读者点击箭头的时候,这块附加内容才会显示出来,对于那些已经了解这些信息的读者,就可以直接把卡片收起来,不会影响继续阅读,如下图所示。
2. 边栏注释
大多数链接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层附加信息,可能是深一层的观点或者仅仅是分享一个来源。然而很多链接并没有提示读者他们将要点开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读者是根据上下文判断链接内容,但我们希望提供更清晰的指示。
于是有了边栏注释。它会显示在相关段落的旁边,同时有一个简短的标签描述链接的内容。同时还会有一个小图标告诉你链接具体是视频、音频还是文字报 道。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类似清单的设计,读者不必记住某个链接的具体位置,所有的参考链接都会一目了然地出现在右边栏里,方便查阅。
3. 重点链接
另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作者第一次提到文章介绍主体的时候,就会给一个官网链接。这么做很容易让读者还没读文章就跳转到另一个网站。比如一篇介绍音乐节的文章,上来一个链接,读者一点,注意力就被分散了,匆匆看一下后文的介绍就完事。
在我们的平台上,这种重要的相关链接会被放在文末,让读者读完全文后再看到这个重点链接。同时我们为这些链接设置了特殊格式,非常醒目。
我们也来加几个重点链接吧,想体验这种新型链接设计的读者可以移步De Correspondent。上面三个图对应的三篇文章分别是:
Why we should give free money to everyone
6 secret traits that make Louis van Gaal the humble genius he is and mainstream media fail to see
The Critics of Alain de Botton got it all wrong. Here’s why
原文来自:36KR
本文编译自:medium.com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