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写体验报告?
【导读】你为什么要写体验报告?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呗~
第一次听说有“产品体验报告”这么个东西,还是在暑假面试阿里实习生的时候。当时HR姐姐眉飞色舞地说,有个小伙子拿着200份体验报告,成功去了腾讯微信事业部,你看,你说你喜欢互联网,证据呢?我立马怔住跪舔,从此把体验报告奉作神品。
以后每次面试,都想到要带个体验报告,最长的一份天天动听的报告,写了足足一个星期。期间也查了很多写作的方法,把知乎、百度、谷歌所有能搜到的都查了个遍,方法暂不祥述,得另开一篇了。写的越多,越觉得自己了解的太少,自己本身是一个用户,却要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码字,其中有这么几个矛盾:
① 如果单纯站在用户的角度,只有少数问题是普遍的、优先级别高的,而这些问题都显而易见,工作人员肯定门儿清,体现不出价值。
② 从打算写产品体验报告开始,自己就不是用户了。凭自己的感觉指出的问题,如果不加调研,很有可能太边缘,凭空创造“用户需求” 。
③ 过分抠细节的“好”和“不好”,而没有标准,没有数据、理论支持,连自己都很难说服。
④ 如果强行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自己又没有产品的数据和执行的历史,方向功能之类,只能瞎猜。
综合上面这些原因,写的报告就会显得很幼稚。
嗯,好,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哈哈,咱从定位方面考虑一下。
我的需求:写体验报告是为了什么?
① 面试的时候有谈资
② 让面试官能看到我的努力
③ 培养产品感觉
④ 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⑤ 给跟我同样情况的小伙伴们指条路。
目标用户:体验报告是给谁看的?
体验报告受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人员,如产品经理;另一种是产品用户,报告相当于介绍测评。那我写的报告偏向于哪种呢?如果是第一种,得不到太多的关注,关注数多了可以丰富简历呐;如果是第二种,体验过于表象了,只能停留在表现层,写不出有质量的内容。
真纠结。我选择两种都写吧(づ ̄3 ̄)づ 以后两种分开写。下面讨论受众是面试官的报告。
用户的需求:面试官看一个报告的时候,想看些什么?
① 文字表达能力
② 表现形式是否清晰
③ 对产品的了解程度
④ 思维方式
⑤ 有没有眼前一亮的分析
这么说来,体验报告还是形式重要啊。。内容能切中要害的几率太小,人家做这个产品这么长时间,我一个新人,用一个星期写的报告只能管中窥豹啊。不过不行,我怎么能这样就放弃了(づ ̄3 ̄)づ,说好的眼前一亮呢,该详细的还是要详细。
用户场景:看报告的时候他们在干嘛?
① 办公室,用电脑,抽出时间看看求职者的报告。“抽出时间”也是碎片时间啊,唉,还要简洁明了,结构清晰,友好看脸。同时还要保证阅读环境良好,在线的要稳定,格式不能乱,找靠谱的网站。我试了简书、豆瓣、LOFTER,对产品体验报告这种文档的支持都不好,Google docs体验最棒,但是万一面试官没有翻墙呢。。。
② 面试时,看纸质版的,这个比较专一了,但仍然要简明扼要,同第一条。
结论:
尽量写吧,发挥自己最大的水平,把重要的点尽量清晰的表达出来,力求简洁、有用。另外,分析模型的选择对产品体验报告来说很重要,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很大出入,争取找到一个更棒的更好用的模型。
本文作者:豆腐脑儿D 转载自:简书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