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非米——小米在印度的诡辩之术
【导读】在印度遭遇了诉讼禁售的小米该如何应对呢?可能这个答案很多人都没有想到,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小米到底是不是米呢?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有名的逻辑问题,“白马非马”。我们可以说它是哲学问题,也可以说它是诡辩之术。而在今天,我们又见识到了这种诡辩之术的妙处。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小米在印度法庭如何应对爱立信的指控呢?”我曾经猜测了多种应对的方式。现在看来,所有技术层面、法律层面的猜测都归于徒劳。因为小米运用了中国最古老的诡辩之术——白马非马,这让我大跌眼镜。
2月5日,对于爱立信“小米在印度销售内置联发科芯片手机”的诉讼,小米官方声明说:“爱立信指责小米通过一个域名为www.xiaomishop.com的网站在印度销售配置非高通芯片的手机。我们在此申明,Xiaomishop.com网站销售小米产品的行为根本没有获得小米公司的授权,与小米公司毫无关联。此网站由一家第三方公司拥有并运营,而非小米在印度或者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的授权经销商。Xiaomishop.com此举侵犯了小米的商标权利,我们之前已经要求他们停止销售小米产品,也计划对该网站采取法律手段。“
爱立信诉讼的对象是印度市场上内置非高通芯片(联发科芯片)的小米手机,但小米告诉法庭,这不能算是小米的手机,因为销售它的网站没有经过我们的授权,所以你不能控告小米手机。这种逻辑,实际上可以简化为一句话:“你控告的在印度销售的小米手机不是小米手机。”这“在印度销售的小米手机不是小米手机”,活脱脱就是一个现代的“白马非马”。印度法庭和爱立信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爱立信的诉讼是“与时俱进”的。当初,爱立信的诉讼是一回事,它要求小米“在印度停止销售、宣传、制造小米的智能手机”。而在小米配置高通芯片的手机交了“保护费”之后,又变成了另一回事,诉讼理由成了:“小米公司内置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在法院发布销售禁令后仍然出口印度并在印度市场销售。”仔细想想,对于这种变化,小米的“此手机非彼手机”也有一点道理。既然是在印度当地法庭提起的诉讼,那么就应该针对在印度本土发生的侵权案例。但是,在印度销售的搭载联发科芯片的小米手机,并非小米授权方出售的,所以那些手机算是彻头彻尾的“水货”,跟我小米何干?
如果小米坚持这个理由,那印度的法庭和爱立信还就真有可能无话可说。管你的走私商贩去吧,别管我,小米倒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
这很有峰回路转的味道,我不得不佩服小米人的机智。但是,小米在印度的诡辩之术并非长久之计,你该被禁售的,还得被禁售,该交钱的,还得交钱。即便是在法庭上侥幸不死,你能让小米手机堂而皇之的进入印度市场吗?更何况,爱立信这次是在印度,下一次谁敢保证它不到别的地方去出这口恶气呢?譬如说,爱立信要是来中国起诉小米的话,小米总不能再用“白马非马”或者其他的乾坤大挪移式的功夫吧?小米的胸怀是世界,如果连一个印度都无法搞定,又谈何世界?
前几天,小米收购了设计公司Rigo Design,算是摆脱山寨外形的第一步。可是“壳子”再变,“里子”是不好变的,单凭这设计公司可打不赢官司。小米在印度的诡辩之术并非长久之计,还是多想想别的办法吧!
本文作者:姜伯静 转载自:iDoNews
原文标题:小米在印度的诡辩之术并非长久之计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