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数据评判你的 App 表现?
产品上线后会 PM 会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产品表现怎么样?下面将我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关于产品表现如何,可以拆分成两个问题:
我的产品用户需要吗?—对不对?
我的产品用户喜欢吗?—好不好?
通过哪些数据判断产品表现呢?我试着给出几个产品数据项和数值,供大家参考:月用户增长率 、活跃比例、留存率
以自己负责的两个日活比例大于 8% 的工具类产品为例(推广渠道与力度维持不变)
一.月用户增长率 — 判断产品对不对的重要指标
注:数据来自于友盟后台。出于保护,月用户数已做处理。
- 1.产品上线后前 3 个月的数据波动是比较大的,最好拿第四个月及之后的数据作比较(灰度发布,小版本快速迭代,搭建推广渠道等工作,都会对数据带来重要影响)
- 月新增用户增长率均值达到 20% 左右则算是“对”的产品(数据观察期应为 4 个月+)
- 当月增长率达开始达到 50% 时,证明用户开始自增长
- 日新增也是基础数据,但是产品成长初期,参考意义不大
二.活跃数/比例——检验产品“活得”好不好的指标
按照时间间隔分为:
日活比例 = (当天启动应用客户端的用户数/用户总量)* 100%
周活比例 = (当周启动应用客户端的用户数/用户总量)* 100%
月活比例 = (当月启动应用客户端的用户数/用户总量)* 100%
1.活跃比例曲线(趋势图来源于友盟)
无论日活比例,周活比例,月活比例都遵循这样的曲线规律。曲线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启动期、平稳期、发展期。
- 启动期:产品上线初期,新增用户对活跃用户数的比重较大,所以各项活跃比例都是较高的
- 平稳期:当产品上线一定时间后,随着用户基数增加,比例会下降。如果产品方向是对的,在平稳期的活跃比例会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不会持续降低
- 发展期:产品按需迭代,用户粘性会慢慢提高,这时的活跃比例会随着老用户占比的增加而有提升趋势
如果,你的产品活跃曲线如下图,那就需要反思并调整,
- 在平稳期并不平稳,那需要思考,产品是否真正打到痛点
- 在发展期并没有活跃比例提升,那需要评估,迭代的功能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2.活跃比例参考值
对于工具类产品而言,不同产品,活跃比例也并不相同,参考值如下:
日活比例:5% – 10%,达到 8% 以上,算是优秀的工具产品
周活比例:20% +
月活比例:40% – 50% 之间
三.用户留存率同样是检验产品“活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
Faceboo k平台流传出留存率“40–20–10”规则,分别是“次日留存率”、“ 7 日留存率”和“ 30 日留存率”。
意为如果要让游戏的 DAU 超过100万,那么新用户次日留存率应该大于 40%,7 天留存率和 30 天留存率分别大于 20% 和 10%。这只是个参考,对于大多数 App 来说,能够达到这个数字是非常难的。
对于纯工具产品,次日留存率达到 20%、一周留存率达到 20%、一月留存率达到 15% 已然不错了。而内容型工具产品(如影视类,音乐类)如果次日留存率达到 30%、一周留存率达到 30%、一月留存率达到 20%,相应的留存率会提升 50%
如果你的产品的相应留存率低于这个指标,那需要反思自己的产品。如果在非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留存不够理想。那么,运营工作的开展也会比较艰难。
四.最后配上一张来自于友盟的留存数据以做参考
ZHENG【公共号ID:liushizheng-pm】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