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执行制作人 Steve Gray:中国风游戏国际化的多维因素
在极客公园 GIF 大会上,我们听到来自腾讯游戏执行制作人 Steve Gray 讲述让中国风游戏国际化的多方面关键因素。
Steve Gray 在加入腾讯之前已是国际知名游戏制作人,他参与并领导制作的游戏包含《Final Fantasy VII (最终幻想 7)》、《寄生前夜》、《魔戒》等,同时也参与过《阿波罗 13》等知名电影的特效制作。
在 Steve Gray 看来,所有游戏成功的关键都在质量,游戏核心体验是一款成功游戏最基础的要素。
在此之外,他对中国游戏(以《铁骑》为例)国际化提出三个不同维度、覆盖游戏多个阶段的必备要素。
首先是国际化的开发团队,他讲述的游戏案例制作过程中汇集了来自中国、北美和欧洲不同地区的国际化团队,由他们共同构建游戏底层所需要的图形、渲染 技术和核心引擎。同时也由这个国际化的团队来负责游戏人物早期的人设、环境等艺术创作。人设是游戏内文化兼容性很关键的一点,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补充, 非讲者原文):《最终幻想》等在亚洲风靡的 RPG 系列在欧美的流行程度却远不及亚洲,而《神鬼寓言》、《龙腾世纪》、《科南时代》等欧美游戏则在亚洲得不到同等高度的反响。其中一个关键的差异就在于人 设,亚洲游戏的人设倾向于细瘦、清秀,而欧美游戏的人物则多显得硬朗、粗线条。对此,Steve 提出,要制作国际化的游戏必须在人设方面兼容并包东西双方的文化差异和偏好,结合东方人设的敏捷、轻巧,和西方文化偏好的强壮、硬朗。
第二方面是游戏策划和底层技术保证的新型游戏玩法和体验。Steve 在演示游戏中提出 “motion-to-motion” 概念,让在线大型多人游戏可以真正实现在大场面、大规模的战斗下达到真正的即时战斗,让 MMORPG 变成真正的 MMOARPG。
最后,Steve 提出在国际市场上,需要新的游戏制作和运营模式。他将其称之为 “Game As a Service”。例如,他认为一款优秀的游戏可以向核心玩家开放早期测试,让玩家参与到游戏的制作过程中,增加制作方和玩家之间的互动,最终共同面向市 场推出高质量、符合玩家喜好和期待的游戏。
原文来自:36KR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