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制造麻烦怎么做得好产品经理?
在很多开发同学的眼中,产品经理是麻烦的始作俑者,因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需求。当忍无可忍时,产品经理就成为了发泄的对象,各种产品经理被殴打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我心爱的打地鼠游戏也被改成了打产品经理一度风靡朋友圈。先撇开说句公道话,当有外来的需求时,产品经理永远都是开发最好的庇护者啊!我们早已为你们挡了无数风雨,将可预见的麻烦残酷地扼杀在摇篮之中。
当然,需求还是要有的,万一开发们也很喜欢呢?所以即便有心理或身体受伤的风险,产品经理还是要勇于提出需求,做一个麻烦制造者。PD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要发起需求和产品工作,首先要满足入门级的性格要求–主动。作为一个码农出身、闷骚内敛、习惯被动的理工科小青年,我也跟很多人一样,经常抱着任务来了我好好干,任务不来不知干啥的心态虚度年华,骗骗工资。但是产品与开发人员的工作性质不一样,必须有人主动牵头。当你有思路时,要自发地逐层与相关的运营、开发聊聊,传递想法,在沟通和思想碰撞中形成并完善需求。
除了主动,还要找到推进的方法。当我还年少无知时,有了想法常常是随口和同事在一些很随意的场景下说了,没有书面备案也缺乏后续推进,所以人家就理所当然地当你是童言无忌。以一种求大王采纳的谋士作风来给意见,而不带着产品责任人的态度去想去说去做,想法最终必然胎死腹中。
正常的产品需求形成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你通过策划、调研或灵感有了产品想法,便找运营或相关产品坐下来沟通下,最好是约个会、准备点材料,这样更加正式,让别人也重视起来。千万不要就这么走过去随口一说,否则八成说完对方就忘了,或者把你忽略了。
第一次聊,难免会有不成熟,人家可能否定你或给你意见,所以无可避免地要回去完善一下思路,若对方也有兴趣帮忙完善你的想法那是更好。记住这个时候只能称之为想法,还没达到需求的程度。回去思考时,思路也因不同功能、产品而不一样。
如果你的想法是涉及产品核心功能的,就要谨慎对待,因为很小的改动也可能牵一发动全身。比如淘宝的搜索页和宝贝详情页,小的变动可能带来一两个点的用户数据起伏,而这背后则可能是上亿交易量的变化。所以你要努力证明,这个想法不是拍脑袋来的,而是通过数据或趋势而得出的结论。
如果你的想法是非主链路的创新类功能,比如好玩新点子,营销小活动,用户大关怀等,则可能没有数据来证明,那么要做的则是完善细节,并设定好指标,通过观测后期数据来看成效和进一步改进。
想法更成熟之后,接着就是安排第二次沟通。既然是第二次,就应该比第一次更正式,可以带上人再去。产品经理能力之二,就是画饼能力和忽悠能力,这时候得尽数使出来。大家都带了人来,规模大了就变成一件大家探讨的事情,而非你一个人的YY。这里补充一句,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对不同职能角色的沟通技巧,思考上要有弹性去适应不同的角色思维模式,让研发、交互、视觉、前端、客户和老板都能听懂你在说什么。
第二次会面如果仍然不行,还可以有第三第四次。这样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好朋友,四回五回便知有没有。需求就顺势形成了,麻烦至此制造完成。
最后,做不做还需要通过需求评估和需求管理而定,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么你的需求切实有力,数据充分证明可行,并在需求列表中脱颖而出;要么就是你本人够强势,有话语权或位高权重,直接吓的人不敢不接,比如你是二马一李。当然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贯穿其中的厚脸皮和画饼能力都是必须的。
作者:璟扬;via:简书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