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抄袭着做产品的
个人觉得互联网的产品设计首先是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其次是个不断的被抄袭、抄袭、再被抄袭这么一个大的迭代过程,整体来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决定你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条件是,你是否能“抄越”。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是的,我是个抄袭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这点我毫不否认,如果某个产品模块我不会设计,我会毫不犹豫的拿我竞争对手的或者类似的产品来进行抄袭。然后把做出来的东西交给我的用户来做检验,最后修改与完善。
我的抄袭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求同
拿到某个需求之后进行分析,并与我脑袋中储存的我用过的我见过的产品进行比对,如果没有就去搜索。发现我现在做的产品和我之前用过的产品的相通点。
2)存异
认认真真的使用一次存在与我现在做的产品相通的产品,去看大家对他们产品的反应,以及我用我自己的观点和掌握的知识做出判断。看哪些是他们做的优秀的,哪些是他们做的不好的,哪些是对他们而言可行但是却不能放在我的产品上的。
比如,Gmail的邮件功能做的很强大,防spam模块也很赞,但是,类比这个去做电子商务网站的邮件系统,那就绝对是得不偿失了。
3)组合
研究完所有类似功能的产品之后,我会发现A家的未登录提示做的很赞、B家对于文案的优化很合人心、C家的信息架构很牛掰。然后我需要做的就是把A、B、C三家的优点做综合,然后分开抄袭。
是的,完全抄袭一家的产品是低级的抄袭,也是不认真的抄袭。
4)优化
也许D家的类似产品的创意很棒,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实在太烂了,用着超级不爽。我就会选择把他的创意抄袭来,然后进行优化。
比如,之前做电子商务平台商铺系统的时候,有个小站搞了个“邻家铺子”的小功能。但是,点击“邻家铺子”按钮的时候他只是对所有的店铺进行一个按顺序的在新 页面打开而已。我觉得这个创意太牛掰了,但是这个设计太糟糕了。于是,我也做了个邻家铺子的模块,我把规则修改成从与当前用户浏览的该店铺的同类店铺中随 机打开一家进行展示,既达到了邻家的目的也做到了契合用户兴趣。
5)修正
当把这些抄袭来的东西进行拼装之后,属于我的抄袭作品就出来了。它看着像是披着A产品的皮,拿着B产品的刀,走着C产品的步子,还比D产品多戴了顶帽子。但是战斗力如何则是由我的用户说的算。
快速上线之后,通过后台流量的监测、用户的回馈、相关领导的意见等等就能知道这个组装出来的家伙是变形金刚还是坨泥巴了。这个时候你也知道问题点出在什么地方了,迅速做出判定,然后修改之。
概括来说,这就是我的产品设计迭代理论。个人觉得互联网的产品设计首先是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其次是个不断的被抄袭、抄袭、再被抄袭这么一个大的迭代过程,整体来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而决定你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条件是,你是否能“抄越”。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当然,不排除你是天才的产品设计师的可能,那么,如果你是个完全就只按照自己脑子里的设计想法去设计而不会参照任何其他人的产品的设计师,请,尽情的鄙视我吧,我完全真诚的接受你的鄙视!
最后,用毕加索的一句话结尾: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Picasso
source:kentZhu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