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是如何开发和管理产品的?
史蒂芬说:在产品进入开发阶段前,如何确保符合用户需求?在亚马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名叫“逆向工作法”,该方法在任何具体的产品决策中都可以使用。
在亚马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名叫“逆向工作法”。我们不会拍脑门想出一个产品创意,然后把消费者往这个创意上靠,而是回到消费者本身。逆向工作法在任何具体的产品决策中都可以使用,而在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时尤其有效。
产品经理通常会根据新的倡议,撰写一篇描述最终产品的新闻发布稿。新闻发布面向新老用户,他们是零售客户,或者是某种工具技术的内部用户。内部新闻以客户的问题为中心,目前的解决方案(内部或者外部的)的缺憾,以及新产品将如何轻而易举的搞定现有问题。
如果这份客户收益列表听起来很没意思也不激动人心,那解决方案就不够好(当然也就不会进入下一阶段构建产品)。产品经理要反复修改新闻稿,直到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儿。反复修改新闻稿相比产品做出来了之后再迭代,投入要少的多(而且也更快!)。
下面是一个新闻提纲编写的范例:
- 标题 – 用读者(你的目标客户)能理解的方式给产品起个名字。
- 副标题 – 描述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他们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在标题下用一句话说清楚。
- 总结 – 总结产品和带来的好处。这段一定要写好,设想你读者只关注这一段,不会再往下看了。
- 问题 – 描述你产品解决的问题。
- 解决方案 – 描述产品如何优雅地解决问题。
- 你的引证 – 引用一位你公司发言人所说的话。
- 如何开始 – 描述开始使用是多么的简单。
- 客户评述 – 假想一个客户的评价,描述他们如何体验到你产品带来的好处。
- 收尾和号召 – 收尾然后为读者指明下一步的方向。
如果新闻稿多于一页半,可能就太长了。保持简洁。一段最多就讲3-4句话。抛弃多余的技术规格。你可以附一份常见问题解答(FAQ),用来回答有关商业或执行的问题,这样新闻稿就可以专注于客户所能获得的东西上。我的经验是如果新闻稿都很难写好,那产品也好不了。反复修改,直到提纲的每一段都很流畅。
对了,我同样喜欢用“欧普拉脱口秀”的形式来写主流消费群的产品新闻稿。想象你正坐在欧普拉的沙发上,刚给她解释完你的产品,然后你再听她如何把你的产品介绍给观众。这是“欧普拉脱口秀”,不是“极客宣讲”。
一旦项目进入开发阶段,内部新闻发布会可以作为试金石和指明灯。产品团队要问自己,“我们正在构建的产品,是发布会中描述的那样吗?”如果他们发现自己花时间做的事情和“发布会”上的产品无关(或过度开发),那就必须要反思为什么。这样可以让产品的开发专注于实现客户的利益,而不是构建一些需要长时间投入,和需要浪费资源去维护,又不能给用户什么真正利益的东西(至少不能像“发布会”中承诺的那样)。
文章来源:推酷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