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中进行品牌宣传
怎样让用户认可你的品牌形象?怎样让用户记住你的产品,并达成一个好的印象?
广告、活动,宣传品牌都是产品运营的事情,产品设计只管做好产品就行了,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而我这里要说的是,产品设计中,在特别之处的独具匠心的设计,能在用户心目中潜移默化的宣传品牌形象
这些特别之处体现在哪?
最能解决问题的地方——
“不懂?自己Google一下!”经常会听到类似的对话。当用户输入搜索词然后点击“Google Search”,出现搜索结果并解决了问题。给用户印象最深的会是哪部分,LOGO,文字框?这些都不重要,而是这个“Google Search”按钮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如果上图中的Google Search如果换成Search,不会对搜索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但以后的流行语估计就是“不懂?自己Search一下!”鬼知道要用哪个搜索引擎
Tweet还是release?微博中的这个按钮和Search有相似的使用场景,最有成就感的不是在输入框中反复编辑费劲心思,而是点击按钮发布的那一刻,这些信息也自然的成了“My tweet”。新浪微博这点上没有做好,还是个通用的“发布”按钮(经臭鱼博客提醒),不过得到了weibo.com的域名,也就有了“围脖”这个谐音的使用资格
浏览器中,这个位置非输入网址后那个“前往”按钮莫属了,上图Go浏览器中的“前往”改成“Go”,以后教人手机上网的时候,说的会不会变成“你在地址栏里输djne.net,然后点GO!”理所当然的就得用Go浏览器了
离用户最近的地方——
离用户手近的地方,或者说经常点击的部分。如QQ中集大部分功能为一身的主菜单,网站中的“首页”按钮,软件中的“主界面”等
离用户心近的地方。产品可能有很多功能,但总有那么一两个和用户有关的,如社区软件中的 “个人中心”,用户展现自己个性的“设置中心”或“试衣镜”等
在大屏幕触屏手机上,软件和用户之间无疑又近了一步,在用户手指下的精巧设计,更容易打动用户的心。LOGO不要呆板挂在左上角,加入一些活动元素和特殊含义,和用户一起去互动吧
最希望看到的地方——
对搜索结果的展示,上图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想查找更多资料,会很自然的想到那个无限延伸的Gooooogle;如果想直接命中结果,最有印象的就成了“I’m Feeling Lucky”
在观看网络视频的时候,如果网速不好,经常会看到缓冲界面,看“缓冲0%”一直到“缓冲100%”,这时候把缓冲做成LOGO注水的效果,用户就会离开“缓冲N%”的文字,转而期望这个LOGO尽快注满水,于是全彩的LOGO就会包含“准备就绪”的意味
各种操作成功的提示页面,这些无疑都是用户最期望看到的,效果或许会好于平常的广告推荐位。如上图中的笑脸换成品牌的卡通形象,那在用户心里此形象已经从诸如天线宝宝、海宝等一堆宠物里脱颖而出了。期待同仁们发掘更多的使用场景
相反的就是用户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如各种错误提示和404界面。这些地方如何处理,相关的文章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能带来额外价值的时候——
LV产品布满LOGO的底纹,Apple产品那标志性的LOGO,Razer的蛇形呼吸灯……互联网产品也是一样,如果使用的时候可以带来额外的价值(效果),那在产品上做点明显的标记吧
本文作者:訫有意,欢迎前来拍砖,链接地址: http://djne.net/product-design/253.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