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问题漏洞多 智能语音的未来在哪里?
科学的存在总能让想象转化为现实,例如,飞机火箭之于天空,船舶潜艇之于海洋。然而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所谓的“智能”:我们是否会为一种更高科技、更智能的生活付出昂贵的代价?
不久之前,亚马逊推出一款语音设备Echo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据了解,除了具备内置对讲技术,同时也配备了7个微型麦,其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捕捉用户声音”,让“云大脑”在服从指令时变得更聪明。
这一切听上去似乎很完美——更智能、更个性化,然而,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让Echo只听它该听的东西,这一点亚马逊却避重就轻地回避了。
对此,亚马逊曾解释称,正如谷歌需要“OK, Google”、苹果需要“Hey Siri”来唤醒一样,Echo也有一个自己的钥匙——使用“Alexa”或是“Amazon”两个单词来唤醒,因而我们不用担心Echo“听”了不该听的内容。然而,事实仅此而已吗?
为陌生人打开更多的大门
“亚马逊Echo,听上去有点儿科幻小说的味道,但也有点儿瘆人,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体验一下”
Marty Elkins是一位教育从业者,对于智能语音,Elkins认为它能“节约时间”,因而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课堂中使用苹果的Siri语音系统。然而这种“节省”的代价却是,智能语音会接收到有关用户的所有信息,它将对学生的好恶了如指掌。其结果会是什么呢?对于拥有了亚马逊Echo的用户而言,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网购花销越来越大,因为在面对Echo这样一款对你了如指掌的智能语音“导购”时,它有针对性的“推销”会让你欲罢不能。
“真是这样的话,我也不太介意”,Elkins对“很酷”和“很可怕”的选择,实际上代表了多数现代人的理念:不排斥以个人信息换取更便捷的服务。GPS能为你定位餐馆的位置,也能暴露你的生活轨迹;平板的前置摄像头可以让亲朋跨洲视频,也可以让别人窥见你的一举一动。
“破门而入,别人闯到你家来看你在干嘛”,互联网安全公司CTO Andrew Sudbury认为,“这几年,我们快速地位‘陌生人’搭建了越来越多的通道,让他们能轻而易举地窥视我们的个人生活”。
越来越聪明,用得越多,Echo能做到的就越多
这是Echo智能语音打出的广告词,然而有时候,越来越聪明很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儿。
“数据充足,即便不联网,亚马逊也可以将碎片式的信息拼凑在一起,而合成得到的整体信息或许正是你此前不愿意透露的内容”,对此,隐私专家Jeremy Gillula举了个例子:如果Echo能够区分出不同人的音色,那么它将有可能分辨出当前有多少个人在与之“交谈”,在进一步,它将有可能知道你家的常住人口有几人……
Gillula的担忧是不是杞人忧天?不同的人给出的回答不一样,但一样的是,这的的确确正是当前整个智能语音产业的最大卖点——“更聪明”、“做的比你想要的还多”。幸亏的是,Echo还不能理解我们询问某种商品背后的原因,不然,当它具备了在人开口之前就预判你的需求这种功能时,我们才真是哭都来不及。
“这就是一场交易。我愿意为了使用谷歌而接受它的免费广告,我愿意为了居家便利而让自己成为亚马逊的广告目标”
如果人人都能像Elkins这样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也许,面对智能科技就不会这么纠结了。
来源:艾瑞网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