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跟用户愉快的玩耍?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从事传统B2B业务的壕。但是今年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风吹得实在太凶了,壕终于“中风”:二次创业,创建了一家生产减肥果蔬汁的公司。
公司伊始,壕研究了小米以及一系列优秀公司,决心下大力气一定要做到“拥抱用户”。因此,他一直要求我能帮他介绍第一批种子用户。
我反复提醒:筛出一批热心用户不难,难的是怎么和用户一起愉快玩耍。
他把胸脯拍的通红:你放心,没问题,我现在不是CEO了,我要做公司的首席粉丝官,我要和她们每一个人加微信、亲自做服务。
好嘞,用户来了,您接住:不多,300位,同城。于是,演出开始了。
一个月之后,我们再次聚到一起,壕已经从一个不怎么看微信的大佬,成为一个手机黏在手上的微信狂人。
旁边的一位朋友吐槽说:壕现在是一个完全不顾礼仪的人,最近打高尔夫,他随时就在戳手机,而且没完没了。
壕苦笑:我微信上加了300个热爱减肥的上海姑娘,她们随时随地都在问各种问题,送货小哥怎么还没到、生理期能不能喝果汁、今天皮肤上有些小过敏怎么办……
壕直接凌乱了:拥抱用户,话好说,事儿难办,这活儿不好干。
又过了一段时间,再问他和姑娘们同群相会的感觉,他立即说:爽!
因为和用户长时间的厮混在一起,对用户和市场的判断力可以很快上升到直觉水平,对于产品和营销的快速迭代几乎成为了一个自然发生的结果,不需要复杂的数据论证,只需要相信用户的群体智慧,然后一点点往前拱就可以了。
即使某件事没做对,也有足够多的机会回调,因为用户跟你有交情。和用户厮混,这就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反脆弱措施。
传统企业如此,互联网公司也一样。
前几天被抓去围观了一下腾讯视频推出的音乐真人秀《HI歌》,觉得他们的办法也很妙。
现在一年有多少档音乐选秀节目,事实上谁都感到审美疲劳,谁也没有更多创新的主意了,所以,大多数此类内容的同质化程度都非常高。
而《HI歌》找到了一个看似不那么高大上,但事实上非常有价值的玩法: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一头扑进用户怀里再说。
所以,他们的节目鼓励观众在收看过程中玩儿弹幕,选秀过程中的去留问题,就由直播过程中的用户投票来决定。
据说90后的用户群体对这个节目已经玩儿的很HIGH。
想想就很爽:打开视频,一边看着哈林的点评,一边投出自己的一票,不仅是观众更是一个决策者。
对有心人来说,还是一个不断验证训练自己观察力和判断力的过程。
把选择权给回到用户,让用户能够毫无顾忌、非常方便的表达自己的态度、亮出自己的立场,一方面把单向的节目收看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交场域,另一方面大量用户的随时同步投票,对节目的方向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让这个节目的制作过程也充满了“进化性适应”的能力。
其实,对于创新来说,大多数人真的是想的太多了。
最佳方案只有一个:到用户那里去,和用户泡在一起,尽可能多的把权力给到用户手中,然后让创新的种子慢慢长出来。只要企业愿意放弃自己的控制欲,用户的群体智慧就将涌现。
姿势特别简单:我先HIGH,您随意。
来源 | 虎嗅网
作者 | 脱不花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