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启示录——UCDchina2010年会有感
10月30日在美丽的浙大紫金港校区参加了2010UCDchina年会,在下午的工作坊“WEB信息架构”中收获不少,尤其是关于豆瓣的一些案例分析。整理下来,摘录如下:
正确看待用户的反对声音
2010年豆瓣导航进行了拆分,遭到了很多反对声音,如何处理?
首先,社区类产品由于其粘性强的重度用户,对每一次产品的改进都会有不适应,所以反对声音正常的。另外还要做到——
听用户的声音:
根据反对声音找到反对声音的来源,看这些用户的习惯,分析他们真正的诉求。大部分时候,用户的抱怨都是有道理的,单用户要求你做的并不能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拿豆瓣为例,由用户抱怨评论不再导航上了,强烈要求把评论放回去。分析该用户的行为习惯发现,此人上豆瓣,都是首先点读书,然后看评论,并且看评论的时候几乎所有评论都不落下,不是典型用户。在导航上把评论加回去的要求不回去支持,但是会在这类用户最常去的页面为他们提供便利。
看沉默的大多数:
每次网站改版,能跳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肯定是少数,在互联网上,更多的人会选择沉默,如果你的体验变糟糕了,用户可能不会说出来,他会选择少访问或者不访问,同样,如果用户觉得体验好了,大部分也不会直接说出来表扬一下产品设计团队,更多的是表现在使用得更频率更高,事件越长了。这些沉默的大多数虽然不说话,但是有数据可以看到他们的想法。经过分析,豆瓣在改版后,很多数据时发生了明显的上升,是符合设计初衷的。可以反映出本次改版是成功的。
望着外面的世界:
豆瓣的现用用户多为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扩张,这些人也可能成为豆瓣的用户。对于这些潜在客户的需求,也是在设计中必须考虑进去的因素。
合理利用ugc完善信息架构
要积极利用上下游资源来协助完成信息架构,比如,都班上很多电影图书的信息,都是出版社和电影发行公司主动添加的,这样的信息可以保证其准确、标准。而对于托儿的信息(伪装成读者写软文书评)的需要想尽办法砍掉。
必要的门槛设计
豆瓣的小组讨论中,回帖相对来说不是很方便。比如,如果回帖已经翻页的时候需要翻到最后一页的结尾才能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对于一个话题刚刚回复过,如果还需要回复的话只有先点击“继续发言”的链接方能进行回复。而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拒绝脑残回复
来源:源地址:http://www.ugoes.cn/douba……uiyougan.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