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Reader、有道阅读和QQ邮箱阅读模式比较
QQ邮箱的“阅读空间”正式回归,这真是一个好消息(QQ邮箱恢复阅读空间RSS订阅功能)。在失去它的这十来天里,不得不将订阅源分别转移到有道阅读和Google Reader。华丽丽的QQ阅读对我而言,是美观意义<实用价值。而在转移阅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有道和Google Reader的阅读效果似乎比不上之前QQ邮箱的“阅读空间”。究竟原因何在?
因此,当QQ邮箱“阅读空间”回归后,我就立即比较起三者主要有哪些区别。
一番思索,原来是阅读模式的区别。QQ邮箱“阅读空间”提供了“摘要、列表和全文”三种阅读模式(如图一),有道和Google则没有摘要一项(分别见图二、图三)。
(图一:QQ邮箱的“阅读空间”摘要模式)
(图二:有道阅读的“列表”阅读模式)
(图三:Google Reader的“列表”阅读模式)
难 道就因为“摘要”这一项,就能产生这样的阅读体验区别?答案是肯定。我想,因为“列表”模式非常适合网络扫描式阅读,“全文”模式则常让用户选择跳读,而 用户在两种方式上所花的时间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因而给思考的时间很少。而“摘要”模式则会让用户在标题和首段停留上几秒的时间,这样就有了思考的停顿,用 户若认为内容值得往下读时,点击“全文”,会看到更多的内容。如此一来,用户感觉读到了更多东西。鉴于此,个人建议:需要精读的网络RSS内容,推荐使用 QQ邮箱的“阅读空间”。
如果有道和Google也提供“摘要”功能,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QQ邮箱的“阅读空间”也有着一些不足。首先是加载速 度,在本文比较的三个阅读器中,其加载速度是最慢的(回看上述三图的加载时间可知)。而且有时候,它甚至无法随着滚动条的往下移动自动显示为“已读”,只 好提示“无法标记为已读”。其次就是“阅读空间”的分享功能,现在还没办法分享/同步到豆瓣、人人、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QQ空间等SNS站点(之前可以 同步到新浪微博和搜狐微博,不过现在这个功能也取消了,实在可惜)。最后就是,它的“已读管理”功能有赖追赶有道和Google,最明显的就是没有提供搜 索。毕竟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以前在此中读过的好文章,突然想起要再研读一番,虽说可以通过标签去回溯,但往往会花上不少时间。倘若能像有道和 Google那样可以搜索,当然会更便于资料的查找运用。
在三者之中,有道的加载速度是最快的,如同一个时间,有道比其他两家多加载了两篇文章 (再看图二)。而Google则提供了“神奇排序”和“类似供稿”这两个我很喜欢的功能。遇到一些种子(Feed)更新特别快或者某一个标签下的订阅更新 比较多的时候,就用“神奇排序”吧,它根据之前你的阅读喜好和其他条件去决定阅读的先后顺序,这样就不易错过感兴趣的精彩内容;“类似供稿”则让用户可以 发现更多不错的订阅源,总会有惊喜发现(见图四)。
(图四:Google Reader的“类似供稿”功能)
小结来说,这三个阅读器各有千秋,配合起来用,可以得到不错的阅读效果。正如我之前曾感慨道:QQ阅读空间是早餐,Google Reader是午餐,有道阅读是晚餐,豆瓣友邻推荐和发言是夜宵(这个有时间再解释)。希望你也喜欢。:)
如果你对本文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联系ulic95@gmail.com。
源地址:http://user.qzone.qq.com/……og/1289664466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