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系统也需要用户体验设计
几天前,想把上个月校园招聘的餐旅费报销一下。结果在公司内网的报销系统折腾了三个半小时才搞定。看看自己报销的金额:802块。觉得挺无奈,花了三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竟然为了报销802元钱而折腾了这么久。:(
很多内部系统都变得越来越难用,工作效率低不说,还在摧残员工的“意志”。很多员工从第一天进入公司起,就开始接受培训怎样使用这样的系统:“这个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忍受”。实在被搞的崩溃了,跟我一样,愤青一把:“NND,真他妈难用~”
内部系统的开发中,设计者们往往会忽视用户的感受,这就给他们一个假象:“我做的系统,员工用的没啥问题,即使是有问题,也是可以培训的”。我参加过几次内部系统的设计评审,听到最多的话是:“这个没法做,成本太高,会影响项目发布的!”、“没事儿的,这个地方可以培训一下,大家就知道了”……但设计者们是否想过,现在节省的这点开发时间,将会对我们的用户造成多大的时间成本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被一名设计师问道:“青云,如何处理公司内部系统的界面交互设计?设计的多了,开发成本就上去了;不设计吧,这些工程师们会将这个系统搞的无比难用。…”确实,现在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般大家对内部管理系统的设计,会觉得既然是内部系统,使用的人群相对固定,而且是可以进行培训。所以,只要满足功能就好,而至于其他的就可以先放一放,至于所谓的用户体验,就更加不会顾及。但这个真的是不用考虑的因素么?
内部系统是否也需要交互设计?是的。
关键是如何在低成本的框架下实现高效的交互设计方案,有取有舍。
其实我们回想一下,影响产品开发的三个因素:商业,技术和用户。技术和用户自然不必说,商业大家可能觉得与内部系统没什么关系,但如果我将这个词改为“公司成本”,可能就不会这样想了。是的,内部系统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成本。本来一名员工可以1小时解决的问题,在这个系统上需要2个小时来完成,这个成本就出来了。所以,内部系统的开发也受到这几个因素的限制。
当然,设计师确实不能像设计淘宝网一样设计公司的内部系统,这确实有点“不划算”,我们的用户确实也是可以被培训的。那么到底如何该把握这个尺度呢?
用户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但告知用户以后,用户就会知道并能够清楚理解的功能或设计,是可以进行培训的。比如我们将一些功能入口放在不是很明显的地方、或是将一些操作按钮放在统一的地方,等等。虽然设计上肯定有可以优化的地方,但不会影响用户了解了以后的操作,那么这些设计是作为后台系统可以被接受的。
用户已经知道,但即使知道了,也会失误,乃至出错。这些东西就没有办法培训了,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将所有的操作按钮放在一起,但按钮特别小,间距特别密。操作者即使知道需要每个按钮的功能,但还是会点错。产品不可用,这样的设计是没有办法培训的。所以,需要设计。
最后,我们知道后台系统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那么“效率”一定是影响后台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所以,影响“效率”的任务必须好好斟酌与设计,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我们设计后台系统的目的:让员工工作更加高效、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减少公司运营成本。
来源:http://ued.taobao.com/blog/2010/11/10/internal_system_ux/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