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错你名字这事,星巴克是故意的
笑天涯说:杜蕾斯、可口可乐、耐克等等国际大牌的营销往往为大家所称道。作为产品人,在产品运营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借鉴这些大牌的新奇思路和创意呢?本文分享下星巴克的故事!
最近,一则解释星巴克店员为什么总是写错顾客姓名的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虽然国内的星巴克通常都会询问顾客的姓氏,而它的错误率又较低。
但在国外,靠着发音拼写名字就复杂多了。在 Paul Gale 的这则短片中,他认为星巴克其实是故意的。因为一旦名字拼错了,顾客的才更有可能以吐槽的情绪将这个错误的名字发送到社交网络上去。而这个不正好是免费的推广么?同时,一旦顾客不得不去习惯名字总是被拼错的这个现状,哪一天星巴克店员真的拼对了,反而能给顾客带来额外的惊喜。
Paul Gale 说的似乎不是毫无道理的。在 Facebook ,有一个名为 When Starbucks Gets Your Name Wrong 的账号,专门搜集星巴克拼错的名字。这其中的案例包括,把 Eve 拼成 If,把 Wendi 拼成 Ween,把 Cass 拼成 Cats 的等等。有没有一种星巴克在“恶意卖萌”的感觉?故意把顾客的名字拼成蠢萌的谐音,让人感到又错愕又好笑。当你把这尴尬的一刻拍照发到朋友圈的时候,星巴克的小美人鱼就默默地笑了。
其实,在被星巴克异化之前,在产品上写下顾客名字其实是一种高级的定制化服务。由于它意味着顾客正在被悉心地关照着,因此,它最早是在奢侈品领域,在产品上刺绣或者烫上金色的姓名缩写往往伴随着配套的高级服务出场。LV 把这项服务称为“Stamp”。
随着消费文化的普及,定制的规格也愈加平民化。在 NIKE 旗舰店中,你只需多花 10% 的价格,就可以选择配色并在鞋舌印上自己的名字。而苹果也有推出过在 iPod 和 iPad 背面刻字的服务。
2013 年,可口可乐在澳大利亚发起的“姓名瓶身”的活动应该算是姓名营销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了。可口可乐选取了几十个较为普遍的英文名,将它们印在瓶身上并发起了 Share a Coke With 的活动。
不论是对于可口可乐还是星巴克亦或是耐克这样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经典品牌来说,如今仅仅通过产品上的 Logo 与人们建立情感化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困难。工业化生产又让专属定制产品变得不切实际。但是在瓶子上印一批名字,或者在星巴克千篇一律的纸杯上用姓名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这样简单的营销手法就能瞬间让人感到自己是收到了“与众不同”的特别关照。在这个人人都渴望张扬个性的时代,花同样的大众化的价格,却能得到一点个性化的感受,还有什么比这更妙的呢?
本文转载自:好奇心日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