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上班”上线简历智能投递系统,一键上传简历,他们告诉你去哪儿上班
今年的互联网垂直行业招聘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告诉人们一个已经互联网化的行业如何被互联网重新改造一遍。拉勾、猎聘、哪上班,还有一些更小的,比如100Offer和蚂蚁招聘都在今年取得不错的融资成绩。
但是只有哪上班现在把手伸向求职者与用人公司匹配这一环节。这个问题曾经被我抛给几家招聘网站的负责人,他们都表示这一环节还是留给求职者,因为“做不好会落下埋怨”,或者担心用户隐私的问题。他们把提升用户体验和招聘效率的希望寄托在强制 HR 快速回复(拉勾网)或者组织更多的专场活动(内推和 100Offer)。
哪上班新上线的”智能投递“,就是对用户上传的简历进行文本分析和关键词提取。根据求职者规定的硬性指标,如工作地点、薪资期望和技能,帮求职者筛选潜在的雇主。除了硬性指标,还会根据雇主和求职者的条件进行双向排行。COO Nathan 告诉36氪:
这个双向的排行会考虑求职者的毕业院校,工作经历和年限,也会考虑用人公司的人数、融资阶段还有百度指数等等,但是更多的细节就不便于透露了。
按照这个排行,用户只需要上传简历(PDF / Doc),简历就会被投递到 10 到 15 家公司。根据哪上班提供的运营数据,“智能投递”上线一个月之后已经渗透到 11% 的月活跃用户;“智能投递”后用户获得面试 Offer 的概率大约 40%,而人工投递获得面试 Offer 在概率在 60% 左右。氪星人也能感觉到这种差距,我们随机上传了几份简历,感觉自己没有从前那么受欢迎了。
“这个智能投递是我们创业之初就想做的,36氪第一次报道的时候我就说了,但是开始走了一些弯路,因为当时我们的用户数量太少了,没办法依靠机器学习建立一个稳定循环”,CEO Michael 向36氪透露他们的平台上目有 32 万求职者和 12000 家企业用户,“希望以后智能投递可以服务我们 40-50% 的用户,效果和人工投递越接近越好”。
除了智能投递之外,哪上班最近还上线了一个“发现”频道。和志在提升用户求职效率的前者不同,后者和职位订阅功能都希望提升长尾用户在招聘网站上的黏性。Michael 说:
很多程序员并不急于找工作,就跟女孩子逛商场也不是急着买衣服,都是要找到这种逛的感觉
发现频道主要是把网站的运营活动进行打包,最新一期的活动是非常应景的“未来各领域的阿里巴巴”,集合了十家正在招聘的创业公司,第一家是美团,最后一家是哪上班。
“没有36氪却有你们自己,这样真的好吗?”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Zuo]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